【书山有路-5】少有人走的路3:与心灵对话

我们一起来读《少有人走的路3:与心灵对话》这本书吧。这本书是《少有人走的路》系列的第3本,讲的主要内容是人生错综复杂,如何与心灵对话。

少有人走的路3:与心灵对话

这本书与《少有人走的路:心智成熟的旅程》、《少有人走的路2:勇敢地面对谎言》、《少有人走的路4: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》、《少有人走的路5:不一样的鼓声》、《少有人走的路6:真诚是生命的药》、《少有人走的路7:靠窗的床》与《少有人走的路8:寻找石头》共同形成了《少有人走的路》系列。

以下内容是书中打动我,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摘录和感悟。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下那些触动你的摘录以及心得感悟。

很喜欢的一句话是,生活是什么?生活是在你已经规划好的事情之外所发生的一切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,也必须走自己的路,路上的风景,路上的变化,都需要自己去亲身体验。

第一部分 人生是一场修行

一个成熟的人一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痛苦,没承受过太多痛苦的人一定不会成熟。

第一章 意识和痛苦

  • 人生苦难重重。痛苦作为人生的一部分,人生离不开痛苦,它与生俱来。
  • 人都是害羞的,产生自我意识后,害羞就一直伴随着我们。
  • 承受痛苦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,任何人都不能回避。逃避痛苦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,因为人人都有逃避痛苦的倾向,所以,我们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心理疾病。

第二章 责备与宽恕

  • 成长不仅要学会承受痛苦,还要学会宽恕。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因自己的问题而责备他人。
  • 如果一个人总是责备他人,十有八九是患有人格失调症。我们每个人都有逃避责任的心理趋向,所以,几乎人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人格失调症。不过,只要我们勇于面对自己的问题,多些宽容,我们就能获得健康的心理。
  • 宽容的第一受益者是宽容者自己,而不是宽容的对象。(子贡问曰: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子曰:其恕乎。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)

第三章 复杂的人生

  • 人生之路就是由一连串的难题铺成,一个难题解决了,新的难题和痛苦又会接踵而至,使我们疲于奔命,不断经受沮丧、悲哀、难过、寂寞、内疚、焦虑、痛苦和绝望的打击,从而不知幸福和舒适为何物,这就是真实的人生。
  • 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,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。换句话说,人们在面对问题和痛苦时,必须做出选择:你若选择面对痛苦,迎难而上,你的心智就会得到成熟;你若选择逃避,你也就为自己选择了心理疾病。
  • 人生错综复杂,人生不仅苦海无边,而且还复杂多变,没有一成不变的人生。如果我们不能领悟这一点,不仅不能实现人生的超越,而且还会被心理疾病纠缠。

第二部分 心灵探索

无论我们走得多高多远,我们都无法摆脱心灵发展早期阶段残留下来的遗迹。

第四章 自尊自爱

  • 自爱,与你经历的爱直接相关。它可以激发你的生命力,使你能够更好地去爱他人;它可以开启你的心扉,让你得到更多的爱。
  • 当你加倍爱自己的时候,就会激发出一系列新的个性特征:自信、自尊、乐观、活泼、开朗、大方,而这一切都将有助于你改善目前的处境,使你得到更多的爱。
  • 自爱意味着关怀、自尊、责任和对自我的了解。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,就不可能爱别人。

第五章 感受神秘

  • 如果触及了问题的核心,人们往往一无所知。
  • 我们生活在一个极度神秘的宇宙里。托马斯·爱迪生说:“我们对99%的事物的了解,远不到1%”。
  • 当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很肤浅时,我们会像井底之蛙一样,常常认为自己知道全世界;当认识逐渐深入,触及事物的核心之时,我们就会发现,我们知道得很少很少,有时甚至是一无所知。

第六章 心灵成长的四个阶段

  • 第一阶段,也是初始阶段,是“混乱的、反社会的”;第二阶段,是“形式的、制度化的”;第三阶段,是“怀疑的、个人主义的”;第四阶段,是“神秘的,普适性的”。
  • 神秘主义者有一个特点:他们能够洞察到事物表面之下的某种联系。自古以来,神秘主义者认为男人与女人、人类与其他生物、活在世上的人与这个世界之外的生物中间,都有着各种关联。
  • 不管处于哪个阶段,最大的问题是,人们在心灵之旅不同阶段所感受到的相互威胁。(推荐一部电影《心灵捕手》)

第七章 神话:人性的旅程

  • 在大多数人看来,神话讲述的都是一些虚幻的东西。但是,过去60多年来,作者在心理治疗和心理学方面取得的进展之一,就是发现神话其实非常严谨,它深刻地反映了复杂而又丰富的人性。
  • 正因为神话涵盖了人性的本质,所以它能帮助我们发掘人性、认清自我。
  • 许多伟大的考古学家一开始都被视为疯子,因为他们相信流传下来的传说或故事,而在其他人眼中,这些则是不真实的。

第八章 上瘾:神圣的疾病

  • 上瘾是一种偶像崇拜。对酗酒者来说,酒瓶就是一个偶像。偶像崇拜有许多不同的形式,一些是非常明显的,比如沉迷赌博、性生活过度和财迷心窍等,都是一种瘾。还有一些不明显的,比如家庭中的偶像崇拜:无论什么时候,当你觉得取悦父母比什么都重要时,你就陷入了家庭偶像崇拜。家庭变成了一个偶像,而且经常是最沉重的一个。
  • 人们都知道,卡尔·荣格在心理学与精神结合方面成绩斐然。但很少有人知道他间接促成了匿名戒酒协会的成立。
  • 在治疗成瘾病人时,最有效的方法是关注其进步方面——他们对精神的渴望,而不是强调他们临床表现出的退化症状。

第三部分 寻找自己的归宿

只要我们能够战胜自恋,就能够克服对死亡的恐惧。

第九章 “未知死,安知生”

  • 作为成长最重要的一步,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,即每个人都将走向死亡,我们都将锈蚀,变成废铁、灰烬。
  • 即使你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想要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人,随着时间的流逝,就连那些印记也会消失。
  • 莎士比亚的悲剧《麦克白》叹道:“生活只是一个移动的阴影,它是一个白痴讲述的故事,充满了喧闹和狂暴,全无意义”。

第十章 性与精神

  • 在一定范围内,性与精神是冲突的,它既像情人间的争吵,又像兄弟姐妹间的隔阂,到达一定程度后,便会爆发出来。
  • 性应该是源于人类的不完整感,源于对人类完整性的渴求,源于对神性的渴望。
  • 性是让人类最接近精神体验的一种方式。正因为如此,才会有这么多的人孜孜以求,誓死也不放弃。

第十一章 物质与精神

  • 近来,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物质主义和科学进步所提供的答案,他们怀有一种渴望,渴望从心灵的层次来解决内心的饥渴。
  • 为了更好地理解宗教与科学之间的鸿沟,我们需要追溯到心理学出现以前,需要回顾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史。
  • 大约2500年前,宗教和科学是合二为一的,统称为“哲学”。

第十二章 从宗教中得到的裨益

  • 甘地说过:“宗教是在不同的道路上聚集着相同的观点。所以,我们选择不同的道路又有何妨,只要我们能到达相同的目的地。”(推荐余秋雨的《中国文化课》一书,以及他在喜马拉雅FM上讲述的《中国文化必修课》音频课程)
  • 许多异端都是因为看问题片面而引起的。
  • 上帝喜欢多样化。

结语 心理治疗的困境

  • 忽视精神疾病的心理因素,我们无疑会误入歧途。
  •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·詹姆斯在《宗教经验之种种》中,将“宗教”定义为“寻求与一种未知秩序的和谐”。
  • 在物质世界的面纱背后,的确存在着另一个未知的世界。与这个未知世界的秩序求得和谐十分有益于人类,而且这个未知的世界秩序也在寻求与我们和谐。

欢迎各位提出建议、问题,我们一起交流、学习、成长。

“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” ヾ(◍°∇°◍)ノ゙

– 我在半亩方塘等你 ^_^


【书山有路-5】少有人走的路3:与心灵对话
https://xiepeng21.cn/posts/ca5ef243/
作者
Peter
发布于
2023年11月13日
许可协议